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报名时间

重磅!我校斩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

来源:湖北专升本网
时间:2022-03-31
阅读人数:1025
分享到:

近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授奖名单公布。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推报的《月面国旗研制技术及衍生功能化制品的开发》项目经过激烈答辩,在12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斩获全国特等奖,实现了我校“挑战杯”赛事的重大突破。同时环境工程学院推报的《氧空位有序调控光生载流子的增强机制》项目获得全国二等奖,服装学院推报的《老字号服饰品牌优化及产品升级策略研究——以沪、汉老字号服饰为例》项目获得全国三等奖。据悉,本次大赛竞赛评审委员会共评审出特等奖项目49个,我校获奖等级、获奖数量取得学校历史最好成绩。

《月面国旗研制技术及衍生功能化制品的开发》团队的学生前期参与了部分月面国旗研制的任务,掌握了月面国旗研制的纺纱、染色和微纳天然粉体色浆的制备技术,他们在曹根阳副教授、刘可帅副教授、盛丹博士三位老师的指导下,深入研究了现有高温防护以及特殊环境等领域的功能面料性能的不足,进行了大量实验,成功实现升级版好纱好线好色浆技术突破,并顺利攻克了聚酰亚胺染色等一系列难题,使该项技术成功应用于消防、冬奥训练服等领域,为地球极端环境防护面料提供了新的选择。学院在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致力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搭建科学技术平台、课题组指导学生参与重大课题技术攻关、技术推广等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们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使他们对纺织行业和纺织产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对极端环境智能制造的技术更新换代有了更强的使命感,也让他们体会了什么是总书记所说的探月精神,什么是一个工科生要追求的大国工匠精神。

在备赛过程中,团队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始终秉承“忍韧仁”的科学家精神愈战愈勇,锲而不舍,虚心向校内和校外专家反复求教,最后确定了结合展位实物展示,视频视觉冲击,PPT真情表达三位一体的展示模式。为了能淋漓尽致展现成果,学生从创意、表达、展示等多方面综合训练,经过三百多天的磨合,实现了以秒为单位精准控制时间,团队成员犹如一体,最后以最佳状态向评委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并获得专家首肯。

《氧空位有序调控光生载流子的增强机制》团队在徐海明老师、夏东升教授、潘飞教授的指导下,通过调控BiOCl表面氧空位含量,及构建异质结等策略,来制备高效BiOCl基光催化材料,致力于解决PPCPs类废水排量大、伴有毒性、处理难度高等问题。团队成员为了解决催化体系中载流子的量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在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后,最终选择以氧空位为切入点,筛选出了对PPCPs类物质具有高选择性、高催化降解活性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通过此次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认真踏实的科研精神,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积极乐观、永不言败的科研态度,以及学以致用投身环保的信心和决心。在答辩阶段,组员以饱满的激情展示出了自己的最佳状态,以及成果的真实价值,得到了专家评委的认可。

《老字号服饰品牌优化及产品升级策略研究——以沪、汉老字号服饰为例》团队在钟蔚教授、黄勇副书记、刘虹弦教授的指导下,对当代对老字号服饰品牌产品种类单一、消费群体小且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和设计探讨,助力传承国家老字号品牌百余年发展历史的文化基因。团队成员克服疫情之下实地调研的种种困难,秉承“问题即课题”的态度,线上线下混合式访谈调研,求真务实,突破瓶颈。在老师指导下从科技论文的修改和润色、从项目视频的策划与制作、从视觉展示的设计与展示,到现答辩场的表达训练,遵循“做好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创初衷,秉承“不破不立”的挑战精神,在否定中锻炼坚韧,在承受中培养自信,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在“挑战杯”中迅速成长。青春因挑战而精彩,“崇真尚美”纺大校训和“自强不息经天纬地”纺大精神的再次得到发扬。

本届“挑战杯”校内赛事组织筹备工作自2021年1月启动,由校团委牵头,学工部、研工部、教务处、科技处、招生就业处共同成立竞赛组委会,统筹全校各项备赛工作。组委会深入研究赛事规律,制定详细方案,加强综合支持;在项目的选题、培育、申报材料填写、答辩展示等环节给予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与指导;邀请校内外有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精准指导,开展国赛模拟答辩。整个赛事阶段,学校主要领导多次关心赛事组织筹备进展情况,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罗锦银现场主持指导国赛模拟答辩,副校长唐敏悉心指导校赛组织筹备工作,信息技术中心等服务保障单位、相关职能部门、有关二级学院领导和指导老师多次莅临指导、为参赛的同学们鼓劲加油。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名单,是学校认定的A+级竞赛项目。自198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已经连续举办17届,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之一。参赛作品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哲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